村网通总站 董庄村 770453.nync.com 欢迎您!
在荥阳市西北五十里的深山,有这样一个村落,它历经沧海桑田,至今还保留着近百座明清古建筑。这里便是百年“古镇”——石洞沟村。
关于石洞沟村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美丽传说。古时候,“圣母”骑马曾到过这里,看到这里风景秀美,正迷恋此处,一不小心骑马走到了河溪之中,潺潺的溪水被马蹄这么一踩,水花四溅,打湿了“圣母”的马镫。这个地方因此得名湿镫沟,这条河溪也因此得名镫川河。后来,这里的居民就近取材,取河中的石头垒砌房屋,为书写方便改名为石洞沟村。
石洞沟村周边石材丰富,村民就依山就势,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修屋建房非常普遍。现在石洞沟村就有石头古建筑近百座,并且大部分保留完整,在中原地区较为罕见。目前,还有许多村民住在这些房子里,他们说,石头房冬暖夏凉,比住空调房得劲。或许是村民对于石头房的青睐,这些建筑虽经百年,却依然保护完好。
傅氏祠堂商相祠
众多古建筑里,保存最具完整的就属商相祠了。它坐落在村子之北偏东,因为村中75%为傅姓,村民称之为傅氏祠堂,祠堂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家庙”。里面供奉着傅氏先祖商代丞相傅说。在村民傅海明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商相祠。祠堂坐北朝南,面积约八亩,高约九丈,整个祠堂利用土丘以砖石砌成。通往祠庙大门的是二十四级台阶,寓意为二十四孝。在祠堂门下方,台阶两侧,各有小庙两孔,据傅海明讲,台阶西侧供奉的是郊禖,是帝王求子祭拜的神灵,台阶东侧供奉的也是一方神灵洪山。登上二十四级台阶来到门前,抬头便看到一块“良弼家风”的匾额。据说此匾是商二十八代皇帝武丁为褒奖傅说贤良、忠诚、厚道所赐。进入院内,虽有些杂草,但院内的八棵柏树非常醒目。傅海明介绍,院内除八棵柏树外,还有一棵绒花树、一棵桂树、一棵香椿,这其中的寓意是“荣华富贵八百春”。
院内对门就是傅氏祠堂,先祖傅说就供奉在堂内,每逢清明、寒食、春节,便会有数千傅氏族人来此祭拜,以追念先祖贤良、忠诚、厚道之德,继而传为后人,非常壮观。
来到祠堂后可顺着台阶上二楼,二楼有一庙,名为“焕文阁”,庙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凡是有孩子参加考试的村民,都会前来祭拜,以保自家的孩子榜上有名。商相祠地势略高,加上“焕文阁”位于二楼,站在“焕文阁”前登高望远,村中美景尽收眼底。
傅海明告诉我们,石洞沟村为百年“古镇”,至今也是方圆百里“名镇”。这里每年有三次集会,方圆百里的村民都会前来,看戏的、放烟花的、做买卖的、带乐器来酬神的、舞狮的、表演技艺的,热闹非凡。说起村子的集会,不能不提到的就是村子里的庙院,而现在庙院仅存的两座庙就是天爷庙和猴王庙,庙里分别供奉了玉皇大帝、齐天大圣。这两座庙只是庙院的很小一部分,原本这里为古庙群,大小庙宇多达数十座,村民称为庙院,庙院坐东向西,占地约十二亩。如今,村民自发建立同乐协会,每逢春节,便会在村委的扶持下,组织舞龙、舞狮、盘鼓等文艺娱乐活动,参加文艺汇演的,年年有奖,以继承保存各种文化活动的技能,避免失传。
二、石洞沟村一古槐、傅姓先人亲手栽,家谱记载洪洞迁,转眼已有二十代。
三、石洞沟村山上悬崖峭壁柏树丛生
荥阳石洞沟处于群山环绕、沟叉纵横、天然和人工树林参天密布,周边果园星罗棋布,每逢春暖花开,百花争艳,层层梯田油菜、杏花耀眼夺目。特别是山头沟沿柏树密密麻麻悬挂山崖,好一副山画美景,吸引了众多摄影、书画家前来扑捉摄像取景。
四、石洞沟东南山中一处奇特的天井院,井院四壁有窑洞,主人为世代爱好书画、青山绿草,实现了“读书吟诗手写字、种竹栽花真乐事”,好一副风流秀才百花园。
院中桃花、杏花、迎春花、素馨花、打结花、夹竹桃、金针、梨树、构树、椿、榆、槐、凤仙花、银杏、葛藤等等-----我参观了三遍,还没有真正领会主人对天井的设计?仅从园林眼光看出一点:
“井院门前松竹柏,岁寒三友迎宾客,常青藤系忠贞情,百花献给君再来,”。请君多看主人百花园中的诗意-------
青藤作门帘:井院窑洞绿映门,常青垂丝遮佳人。
绝壁生古槐:四周草木绿丛丛,一棵古槐悬壁生。
松竹柏岁寒三友 天井院百花园 古槐悬壁生
五、百年千头椿,一木三代人。在石洞村中广场,有一棵高纵入云的椿树,其品种为千头椿,千头椿是臭椿一个雄株变种,高约6-30m,整体形态如臭椿,树形伞状、倒三角形至圆头形。其生长特点是春天发育快生长量大,节间长,入夏至秋生长速度减慢,节尖缩短、枝条梢部腋芽饱满而密集,第二年从枝梢部萌发多个小枝,循而复往整个树冠形成一个伞状,很有特色。树冠圆球形,树皮灰褐色,分枝较多而得名。
六、在石洞沟西部发现3株千年古树 一古槐曾被燃烧3天3夜后被人救活。
有不少人来到黄河边上的荥阳市汜水镇孙庄,看村里的一株古槐树。2015年12月1日河南省林业厅古树专家董云岚教授通过实地考察树的生长环境、长势等,鉴定这棵古槐树已经有1500年了。另外,还有一棵1100年龙柏和一棵2000年槐树也生长在这附近。
发现千年古树 卧龙槐
2015年12月3日下午,郑州晚报记者来到汜水镇孙村,村民孙先生说:“我们这个村北临黄河,1000多年来,祖先都住在黄河边的高高低低的土丘上,一是取水方便,二是可防御敌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把路修到村南侧的平地上后,村民们才渐渐搬出老村了。”村民搬出去后,老村的房子渐渐荒废了,房前屋后的树,没人理会,任它们自生自灭。
这棵大槐树就在一户废弃的孙姓人家的房子门前。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商相祠古迹委员会在追溯商相傅说的版筑术时考察周围地理环境,发现了这3棵古树。委员会秘书长傅海明老先生,听到附近有人说它可能有千年树龄,就请来了河南省林业厅古树专家董云岚教授,前往实地考察作出判断。
卧龙古槐见证悠悠岁月
董云岚教授勘查发现,孙姓人家门前的古槐,树干直径1.2米,长15米,高13米,树冠17米,它生长在台地上,身子却俯卧下去,像一条虬龙,努力向上仰着头,顶起树冠。虽然进入冬季,树叶几乎落尽,但从古树和枝条上,还可以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
孙说,古槐的树干上有一个高起的树瘤般的大疙瘩,是一个铁条圈长到树身里去了。“据老辈人讲,这是70多年前侵华日本人占领荥阳后,下乡来扫荡时,在树上留下的拴马环。因为古槐太粗,日本人就在树上砸进去个铁条,绑上铁环,在环上拴马缰绳。后来拴马大环被村民去掉炼钢了,留下的铁条却生长到树身里去了。”傅海明老先生说。
董云岚教授介绍,这棵古槐龙头虎腰,平身伏地,宛如巨龙盘卧,叫卧龙古槐,根据树的情况,初步估算约有1500年,生长茂盛,在中原地区不多见。
古槐自燃大火烧了3天3夜
除了卧龙古槐,在孙村一户吴姓人家的门前还有一棵2000年树龄的槐树。主干粗壮,大约三个人可以环抱,树干中间一分为二,一半垂到地面,一半向上生长,但分支的地方有树皮烧过的焦炭。
家在附近的王相州告诉记者,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春节,他亲眼看到这棵树自燃,从正月十六烧到正月十九之后又自灭。因为是古树,村子里的人一直坚持不接近不毁坏,所以这次着火也没有村民扑救。大树烧了3天之后,主干已经死了,但是又从树的西侧长出一枝新枝,现在已有三四十厘米粗。
王相周指着吴姓人家的大门说:“门头上的‘福照槐门’就是我写的,我们相信古树会带来好运。”吴姓一家常年不在家,每年春节回来一次,但这棵树却也是一家人的牵挂和寄托。
荥阳汜水孙村北边有一两千岁古槐,日本鬼子放火烧三天,经当地百姓抢救 死而复生
中华第一拧劲柏----柏树旋转着生长了1100年
汜水镇孙村南边有一棵极为罕见的拧劲柏,树身转动拧着生长,傅海明带领记者来到柏树下,经过董云岚教授的鉴定,这棵树已经1100年了。董云岚教授说,这种盘旋生长的柏树大约600年转一圈,而这棵树转了5圈半,这个树龄怎么算?应该是3000岁。因为拧劲柏是一种特殊类型,和高山上崖柏同种,经风吹树冠可旋转生长,别看树不粗生长缓慢越千年。
傅海明说,这里原本是一座庙宇,据石碑上记载是在明朝以前种植的。如今这个石碑已经被挪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村子里的功德碑和一个模糊有“雍正十一年”字迹的石碑。因为是老树,一方面寄托着村民的美好心愿,一方面出于对老树的爱护,当地村民不允许任何人攀爬古树。因此,在王相州印象里,大人们总是拿“爬树会害眼”的说法来阻止小孩子攀爬。
这些树太古老,所以在村民的印象里,它们一直都没有改变。一位81岁的村民说:“不仅仅我觉得它没变过,我爷爷告诉我,我爷爷的爷爷小时候就已经这么大了。”古树,就这样以不变的姿态见证了整个村子的变迁。
荥阳石洞沟 有诸多奇特景观,让游人去参观多多发现------ 古树研究学者。